来源时间为:2023-06-14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产业竞争的必然。以产业集聚之“势”,谋工业经济之“强”,是我市推动工业经济强起来、优起来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我市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强化“链群思维”,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聚力打造超百亿级冶金建材产业链群,加快冶金建材产业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步伐,持续提升冶金建材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记者在乌海中玻特种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切装车间看到,4只“长”满吸盘的大型自动机械手臂灵巧地将一块块玻璃成品从生产线上抓起来,整齐地码放在叉车包装架上。今年1至4月,该公司玻璃产量为163.69万重量箱,销售额达1.17亿元。
乌海中玻特种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约7.1亿元,现有员工300多人,拥有一条600吨/天在线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线,产品为3至15毫米的优质浮法玻璃和镀膜玻璃基片,年产量为450万重量箱,年销售额约5亿元,年利税额约8000万元。该公司聚焦我市新能源全产业链基地建设,拟投资25亿元,建设两条1200吨/天超白压延玻璃生产线,并配套建设10条深加工生产线。该项目分两期实施,建设周期预计为两年。目前,该项目各项手续正在办理中,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超白压延玻璃1.2亿平方米,年产值约30亿元,年利税额约3亿元,将助力我市冶金建材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在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示柜内,20余种高端制造领域产品赫然在列。众多产品中,一块黑黢黢、硬邦邦的铁块稳居展示柜“C”位,看似“其貌不扬”,实力却不可小觑,它就是展柜中产品的原材料——“如意牌”高纯铸造生铁,这是赛思普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氢冶金技术成果工业化的产物。与传统高炉工艺相比,赛思普氢冶金工艺具有碳排放低、污染物排放低、吨铁发电量高、综合能耗低等优势,碳排放减少3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减少38、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48、颗粒物减少89。
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朱陈瑾杭表示,该公司将发挥高纯铸造生铁的优势,吸引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入驻海勃湾产业园,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同时,加大低碳冶金研究投入力度,积极解决在国家“双碳”背景下冶金工业面临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两大瓶颈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多年来,我市依托良好的冶金建材产业基础,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初步形成了以乌海中玻、建龙包钢、赛思普等企业为主的冶金建材产业链群。
我市以乌海中玻公司为依托,发展高端光伏玻璃;引进下游高端产品加工制造企业,提升冶金上下游产业配套水平;利用建龙包钢公司钢余热,结合钢铁行业和铝业的生产工艺特点,生产氧化铝,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依托建龙包钢、赛思普公司,积极推广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开发生产特种钢、优质钢、精品钢、合金钢、高强钢筋、H型钢等产品,推进特色冶金产业延伸提质;鼓励传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进行设备升级、技术改造,利用我市丰富的电石渣作为原料生产水泥熟料。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市在冶金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的“赛道”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冶金建材产业正向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蝶变”。预计到2025年,我市冶金建材产业产值将突破190亿元。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坚持“统筹发展、集约集聚、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基本原则,加大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金融支持和科研投入,强化园区建设,为打造超百亿级冶金建材产业链群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